“寧愿不坐寶馬車,也要喝上干凈水!”38日下午,合肥市重點排污企業環境守法現場會分別在經開區、廬陽工業區召開,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程振革的這句話獲得現場企業的實際行動支持,138家企業排污企業承諾加強環境治理,承諾加強內部環境管理,自覺防治環境污染。
守好D1道閘很重要
目前王小郢污水處理廠主要接收的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,而經開區、蔡田鋪污水處理廠則接納了較多工業廢水。昨天下午,市環保局組織了兩家污水處理廠收水范圍內的130余家企業分別參觀了這兩家污水處理廠。市環保局局長李軍說:“讓這些企業現場參觀,就是希望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,增強守法排放的自覺性。”
據介紹,合肥市污水處理已從過去的分散式排放轉變為集中排放。企業首先要對工業廢水進行預處理,水質符合接管標準后,經污水管網集中到污水廠進行較終的處理,“工業企業做好自己的預處理非常重要”。如果企業將產生的工業廢水,不做處理,或者預處理不達標,拍拍屁股直接由管網排入污水處理廠也是超標排放,是“D1道閘門失守”,會導致污水處理廠“消化不良”,嚴重影響水質凈化效果,較終影響城市的水環境。李軍強調說,“污水處理廠是環境總開關,污水排放是否達標直接關系到環境質量的改善。”
桃花工業園一家專門生產冰箱制冷器的企業負責人說,參觀完污水廠后感受較深。據他介紹,他的企業生產過程中有氫處理,“會產生廢水”,他表示,在其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,將加大對污水處理的投入,建立內部環保制度,爭取做到污水100%達標排放。
轉嫁成本是一種心魔
隨后召開的現場會,參會的主要都是排廢水量比較大的重點排污企業,除了主席臺就坐的是市環保局、經開區和肥西縣及桃花工業園的政府官員,臺下聽眾全部都是企業代表。李軍在會上直言,“不做預處理,將超標的企業廢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網,將成本轉移給社會,這種轉嫁成本的誘惑始終存在,也是種心魔,要靠大家的自覺,增加責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”。
為抵制“心魔”,在經開區和廬陽工業園會場,安利合成革、佳通輪胎等8家企業代表分別現場簽訂了《企業環保守法承諾書》。據了解,經開區污水處理廠收水范圍內的94家企業、蔡田鋪污水處理廠收稅范圍的44家企業均將陸續簽訂承諾書。這138家企業承諾:建設項目未經批準、環保配套治理設施未經驗收前,不擅自投入生產;正常運行和維護污染防治污染源在線監測等設施,不偷排不漏排……如違背承諾內容,愿無條件進行整改,并接受環保部門依法給予的高限處罰。
李軍說:“這些企業既是納稅大戶,又是排污大戶,讓企業簽環境守法承諾書,對企業來說既是法律責任,又是社會責任,企業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,而失去社會責任感。我們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特別是工業企業的共同努力,將合肥打造成一個水清天藍、氣爽樹綠、宜居宜業的綠化城市”。
李軍在會上還透露,市環保部門將允許污水處理廠組織一支企業環境監察員隊伍,賦予他們一定的進入企業調查取證的權限,“目前正會同城鄉建設委在研究”。